 |
在現代化智能建筑中,作為核心的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又稱樓宇自動化系統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是基于現代分布理論而設計的系統,通過網絡系統將分布在各監控現場的系統控制器聯接起來,共同完成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任務的綜合自動化系統。通常包含了對通排風系統、給排水系統、照明系統、電梯等的管理與協調,將對整座建筑或者整個建筑群的機電設備進行信號采集和控制,實現設備管理系統自動化,能起到降低能耗、改善環境舒適度、改善系統運行品質、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運行管理勞動強度等作用。
高新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對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及管理的最優化組合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提供一個合理、高效、節能、舒適的工作環境。節能是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建筑電氣設計全面技術經濟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樓宇自動化系統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它的建立,對于大樓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并達到最佳節能狀態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另外,還起到提供舒適性的環境,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作用。
樓宇自控系統軟件由中央計算機軟件和分站軟件組成,整個軟件系統依據“危險分散”原則進行分散配置,從軟件設置上保證分站(現場控制器)可以完全獨立地完成對所轄區域或設備實施監控。軟件采用模塊化結構,以利于簡易、靈活地實現功能擴展。

系統結構:系統采用分布式控制,集成操作管理的工作模式。DDC控制器分布于大樓各機房內,對眾多的機電設備進行監控。系統采用兩條控制總線,將分布于大樓內的DDC控制器連接成一個網絡。在BAS監控中心設置工作站,配置相應的網絡設備和中央監控工作站對樓宇設備進行集中管理,同時根據管理需要,系統還可以通過管理權限設定,設置多級別的安全等級管理,通過內部局域網登陸BAS網絡進行訪問和管理;
本系統所有控制器在自帶485通訊口的同時,還具有一個100M以太網口,可組成全網絡通訊結構,以適應更快的數據通信、系統擴容升級需求。
系統網絡:系統網絡分為網絡管理層,現場控制層,末端層三個層面。管理網絡采用以太網結構,傳輸信令為支持IP地址的TCP/IP協議;現場控制層符合RS485通訊規范,使用S-bus協議進行通訊,將控制分布于大樓各處,構成分散型的就地控制,從而大為減少I/O布線。與第三方系統的接口的通訊也在現場控制層完成。系統監控軟件運行在多任務多線程操作系統之上,以分布式組件對象模型(DCOM)技術作為基礎,提供ActiveX控制,因此能夠提供區域網及分布式計算環境下的強大功能,是一個充分先進、開放和靈活的體系結構。
1、樓宇自控系統效益分析
● 降低機電設備的能耗、投資回報率高
● 供能夠自動調節的舒適環境
● 防突發事故發生,保護設備的投資
● 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管理及操作成本
● 統一圖形化管理界面
● 集成平臺
2、子系統設計
● 暖通通風子系統:包括空調機組、新風機組和全熱交換器
● 通/排風系統:主要包括送風機和排風機
● 給/排水系統:給水系統主要包括高低生活給水泵、生活水箱,排水系統主要包括集水井、排污泵
● 冷熱源系統:主要包括冷水機組、冷卻水泵、冷凍水泵、分集水器、全熱換熱器、二次回水泵
● 照明系統:主要包含公共區域照明
● 變配電系統
● 鍋爐系統
● VRV系統
● 消防系統
● 遠程抄表系統
● 電梯系統
|